哪4个要求?
答曰:
立意要高;
思维要全;
内容要实;
语言要精。
【立意要高】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200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的真题,材料反映的是噪音污染所衍生的案例,但其主题性问题实际上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不平衡(这就是由单一的点发散到整个的面,透过表象看本质),而在深化主题、联系政策理论时,我们可与美丽中国、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等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当然,这是今时今日的理论政策,灵活看待)。
切记,立意要高不等于简单的套用时代主题,喊口号,更多要求把握题目的本质。
【特别提醒:如果还有担心大作文跑题的,一定要更好学习新上线疯狂计划课程——申论题型、答题套路大梳理——考场申论写作不偏题之方向判断】
【思维要全】
同样体现在两个方面:
1,信息点全面(材料展现的主要信息)。
2,辩证思考(一分为二)。
同样举一个例子,比如文章写作的第一段,我们往往会概述社会发展的背景,而这个背景一般都是正面的内容,接下来呢会笔锋一转—引述问题(议题)。简单来讲,就是分析时要从正反两个角度加以思考。
开篇案例:“一个改革的政策如一场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一个开放的决断如一场春雨,滋润了华夏中原”【概述社会发展的背景】。然而,历经三十五年的高速发展,今日的中国已然面临水域开阔而暗流涌动,大河奔腾而泥沙俱下的发展现状,竞争白热化,每日快节奏奔波劳碌,民众俨然置身“一个把健康卖给时间和压力的时代”【转折客观的引述问题】。建设和谐中国,应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为此,我们需要慢下来,去审视我们的现状,去明晰我们的行为,去倾听和谐中国健康、积极、自信的心跳【交代文章的核心观点】。
当然,信息点要全、辩证思考不仅体现在申论文章的写作中,在一般性概括性、综合分析题、对策题、应用文写作题的作答过程中,同样需要秉承这一原则。
总体而言,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同样也没有一无是处的人,辩证就是最严谨的思维。
【内容要实】
怎么理解?
1,要充实,不空洞、宽泛;
2,要真实,不虚假、盲目。
评:纯属正确的废话。
抗辩:其实还没有说完,因为还有关键的一句—结合材料!
分析问题也好,解决问题也罢,都不是凭空想象的。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需要联系材料,结合材料内容来立论、论述。
还是那句话:材料,是得分的源泉!备考过程中,多花一些时间来培养自己的阅读、要点组织与归纳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申论备考,不在于做了多少份试卷,不在于花费了多少时间,而在于是不是掌握的方法,学习乃至学习方法是否能一以贯之并学懂、学透!
【语言要精】
语言要精?这貌似大概也许是一句空洞的废话?莫急,我们分析分析。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力求简洁、明确,如标题就是观点。
我们看一个具体的案例:
应该说,互相的尊重是人与人正常交往的基础,是人们应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尊重不分长幼,不分贵贱贫富,人人都享有被尊重的权力,那个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乞丐,不正说明尊重对一个人来说有多么重要吗?同样的故事,发生在不同的时代,由于人们给予了不同的尊重,而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有一个老乞丐,向一个中年人乞讨,这个中年人找遍全身也没有找到一点零钱,他感到很内疚,紧紧地握住老乞丐的手说:“老哥,我实在没有多余的钱,对不起啊。”此时此刻,泪水已模糊了老丐的双眼,从这双紧握的手和亲切的称呼中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理解与尊重,人和人都是一样的,不要用势力的眼光看待事物,我们应时刻牢记,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
应该说这位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本身还是不错的,但问题在于“拖泥带水”,描述性的内容过多,同样得不到高分!引述议题、案例不等于讲故事,表达的目的性要强,能一句话概括的,坚决不要用两句、三句话。
2,表达朴素。
朴素,换而言之就是要客观、严谨,不要主观化、抒情化。
来,我们继续看案例:
教育家、思想家朱熹曾于宋时赋诗一首,畅谈治学心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千载以降,今日在考场上看到几篇主题紧凑的材料,似乎让我听到物流企业经营者每月看着财物报表时发出的轻轻叹息;让我看到那每天辛苦忙碌下仍为未来打拼的“的哥”;还有那为生计捍卫着自己权益的花场经营者......这些生活的缩影,无一不是叩问着同一个主题:市场经济秩序,问渠那得清如许?
这位考生的文字功底同样不错吧?但遗憾的是,这不是高考的作文写作,考的不是文采,更不是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是行政思维能力,过多的抒情、个体化思考不异于“自掘坟墓”。
申论表达,严谨的客观的,就是好的!
(=@__@=)
花木君,
这“四要”的基本要求到底如何满足?
“请看下文!”
花V伙伴—何福军
以人性之光“导航”科技发展之路
当手机让“天涯变咫尺”时,人际关系却日渐淡漠;当空调让人免受严寒酷暑煎X(熬)时,氟利昂却在破坏臭氧层;当塑料给人生活以便利时,白色污染”已经成为危害环境的一大公害。显然,科技在给人类生活带来积极变化的同时,也引发出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而如何处理人与科技的关系、如何让科技更好服务人类也已成为人们必须思考的议题。唯有以人性之光“导航”科技发展之路,赋科技以生命,让科技具备人性,才能真正让科技服务于人、造福于人并为人所控。
以人性之光“导航”科技发展之路,当以理念为魂。当前,盲目物质化,让人们将幸福简单地与物质数量划上等号的;单向度技术目标,让人们把目光放在了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上,有评论家指出:“当发展着的物质科技生产力忽略、脱离开民众精神力的时候,就会丧失它应受人控制并为人服务的真正本质,而变成与人对立的人的异化力量。”为此,唯有坚持人本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学校双重教育作用矫正理念偏差,引导大众树立正确幸福观和科技发展观,方能让科技闪耀人性之光、造福人类。
以人性之光“导航”科技发展之路,当以法制为基。科技的本质是为人服务。然而,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埃博拉病毒的爆发和流行、如达摩克利斯之剑般高悬在在人类头顶的原子弹,这一个个现象无不说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为此,唯有给科技套上法制枷锁,通过完善科技配套法规,建立激励和惩戒机制设立科技“禁区”等措施界定科技发展边界,大力扶持保护绿色环保、高附加值等朝阳产业,加快传统业改造升级,整治和取缔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杜绝诸如克隆人等科技突破人伦的情况发生,发挥科技为民造福、打破社会壁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方能实现科技和人文、个性化与大众化、商业目标和社会使命之间的平衡发展。
以人性之光“导航”科技发展之路,当以创新为要。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创新是社会关系发展变革的物质技术力量。从第一部电话的诞生到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再到互联网的应用,无不印证着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关键之钥,唯有以创新为要方能让科技迈向人性化发展之路。为此,一方面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创新容错试错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加快推进科研成果市场化,进一步释放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另一方面,加大科普宣传,普及科学知识,拉近普通大众与科技距离,淡化科技神秘感,提高民众创新意识,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迈向新高度。
科技想要的,就是人类想要的。唯有树立人本思想,筑牢法制之基,把住创新之要,以人性之光“导航”科技发展之路,方能让科技为人所用、造福于人。
【将学习计划进行到底】
花木君申论32小时提5分计划
【说明】本计划纯属“押宝”,考前三天突击
1,快速扫清常考题型
学习目的:
快速掌握各题型得分点
学习内容:
19课8练习
学习用时:
13小时
2,搞定考场申论
学习目的:
用“花木体”快速写出考场申论
学习内容:
16课1练习
学习用时:
7小时
3,学习如何做试卷
学习目的:
整合知识与能力
学习内容:
10课1整卷
学习用时:
5小时
4,理清所有套路,赌一把
学习目的:
套路、热点全掌握,将套路进行到底
学习内容:
17课
学习用时:
7小时
本文为步知网原创文章,任何公司、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步知网",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