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小模考_第四季第三期:综合分析题专练

来源:步知资讯 时间:06-14 阅读:

  本文为步知公考社区申论小模考系列内容之“申论小模考”第四季第三期:综合分析题专练,大家可以认真练习作答,作答完成后,可点击前往步知公考社区获取申论花木君老师批改和考友点评。

  “申论小模考”第四季第三期给大家训练的是综合分析题,主要考察应试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道题截选自2014年国考副省级申论真题。作答时间控制在30分钟比较合理,大家把握好节奏。

  【主要规则须知】

  1,明天要考试的伙伴们,就没有必要参加这次的“小模考”了,避免干扰到自己的状态。参加四川、河南、北京、深圳以及其他省考的小伙伴们,赶快动起手来;

  2,只有在“15:00-16:00”时间段内完成的小伙伴,才会进行打分和成绩排名;

  3,“16:00”会点亮“兑换按钮”,有批改卡的同学积极兑换,不要囤,避免过期了;

  4,下一次“小模考”训练的题目是对策类题型。

  【给定资料】

  暑期来临,日益升温的“报班热”让孩子们本该无忧无虑的假期变得紧张而忙碌。不少家长“跟风”,给孩子报了特长班、兴趣班、课外辅导班等等。

  荧屏上的相亲交友类节目大战愈演愈烈,多家卫视相继播出相亲或者交友类节目,一轮“相亲热”席卷荧屏。

  近年来,媒体选秀节目从未冷却,从“超级女声”“快乐男生”到各行各业、各种角色纷纷“选秀”,“选秀热”进入了全面开花阶段。

  一股“全民养生”的热潮炙浪遏人。五花八门的养生学说见诸各种媒体,名目繁多的养生书籍充斥图书市场。养生,已成为人们时下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并以一股强大的磁力影响着百姓的日常生活。

  此外还有集资热、股票基金热、买房热、文凭热等,常常是一风未止一风又起。

  据某网站问卷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受调查者认为时下跟风程度“非常严重”,表明随大流、跟风已成为一种普遍心态,跟风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专家认为,跟风现象折射了社会转型期的浮躁心态,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社会群体心理“亚健康”的表征。

  有研究者撰文指出,如果说跟风来自于人们对各类专家的依赖,那么,不难想见,这种“依赖”恰好凸显了当前人们的一种“预先失败”的窘况。文章中引用了英国学者吉登斯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一书中的相关阐述,试图把现代人所面临的心理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

  吉登斯指出“在晚期现代性的背景下,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感受,成为根本性的心理问题。”在吉登斯看来,现代社会中任何个人的行为都必须参照一种专家系统才可以实现。换言之,人们越来越相信现代社会的专家指导系统,在做任何活动之前,总要去参考各种各样的指导意见,并找到行为的依据,离开了这个专家系统,个人将迷失在社会当中,一事无成。

  比如说买衣服,表面看起来,这是一个纯粹的个人行为。买什么衣服,选什么品牌,完全由个人的看好所决定。但是,在今天,任何购买行为都已经深深地和各种各样的广告连接在了一起。广告,无形中就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重要的“指导系统”。事实上,广告无意于担当这一功能,但是在纷繁复杂的商品世界中,它确实为现代人提供了辨别和追寻自己需要的物品的中介——从这个意义上说,广告也成为现代人自我辨认的一种曲折的形式。

  这无疑会对人们自主选择能力带来巨大的冲击。在任何属于个人的行为当中,都隐藏着一个他人的选择、他人的要求、他人的想象。因此,它会使相当一部分人成为脱离了庞大的文化系统而难以生存的族群。

  隐藏在这种生存的想象性对抗背后的,则是人们期待权威的心态。当人们无法获得真实世界的全部信息,就只能想象性地获得这种信息——这就有了对于大众文化媒介的依赖。跟风现象之所以在今天以如此空前规模的形式盛行,也正是这种媒介依赖的结果。

  斯图亚特·霍尔曾这样描述现代社会;大众传媒通过生成知识和影像,给大众提供一个认识外部世界的通道。在社会高度发展、信息丰富芜杂以及生活形态多样变迁的同时,世界也在一定程度上变得破碎、凌乱和神秘,而大众传媒恰好掩盖了这种破碎、凌乱和神秘。大众传媒总是向我们呈现出世界的完整面貌,让我们觉得生活在一个充满了广告画面一样温暖的世界之中。

  就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言,大众媒介承担了一个“专家指导系统”的角色。一时间,所谓的养生专家“走红”各家电视台:隔夜水可以还阳养肾、活吃泥鳅可以治病……几乎最时髦的养生术,都是以对科学主义的文化体系进行颠覆甚至戏弄为前提的。这种反科学主义的冲动背后,则是人们对“媒介”的过度依赖。公众的生活知识,总是通过大众媒介获得,于是许多人也就把大众媒介专家作为自己生活方向的指路人。

  【申论模拟题】

  谈谈“预先失败”这一概念在“给定资料”中的含义。(100分)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题目解析】

  1、此题为综合分析题,作答的思路需要呈现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层次,作答的重点是“为什么”部分

  2、具体来讲,结合此类题型的作答思路,紧扣材料的内容与思路,首先根据题干中所提关键词句——这种“依赖”恰好凸显了当前人们的一种“预先失败”的窘况,从跟风现象这一角度具体阐释“预先失败”(跟风)的内容(本质)。然后结合社会背景,从原因、影响等角度具体分析“预先失败”(跟风的原因和影响)。最后,结合分析,简要提出针对性措施,进行总结阐述;

  3、语言要求规范、凝练,避免字数超出题目要求。

  【参考答案】

  预先失败指人们在做任何事情前都必须依赖大众媒介等专家系统才可以实现,主要表现为跟风现象,折射了社会转型期的浮躁心态。这主要是由于社会高度发展、信息丰富芜杂等因素导致人们对权威的期待,对人们自主选择能力带来冲击,容易使人迷失。因此,需加强科学引导与鼓励居民个性、创新,避免“预先失败”。

我答完题了,需要批改

还想观看花木君老师直播课

  本文来源步知公考社区,为步知网原创文章,任何公司、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步知网",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责任编辑:lc_木子

① "步知网"上的内容(含文章、资料、资讯等), 本网注明"来源:步知网"的,版权均为"步知网"或步知公考所有,任何公司、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步知网",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未注明来源:步知网"的文章、资料、资讯等,均为网络转载稿,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和准确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步知网",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原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与步知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