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批改】来来来,你要的申论批改+评分标准!

来源:步知资讯 时间:02-08 阅读:

  你以为你申请了花木君的课程,我就放过你?

  你以为你完成了课程中的33次训练就够了?!

  你以为和我一起开启2017省考花V专项特训就完了?!

  我们为之努力的追梦岁月,就是人生最后的时光

  没有追逐的梦想,就是彻底的死亡!

  听课+做题+直播+公众号每周三一次批改推送

  多维一体深度特训

  360度全方位扫荡

  只为:申论突破70+

  2017省考,我们一起甩肉上岸!

  以下为本次“周三批改”的正式内容

  每次批改内容均取自课程中花V们的作答。

  本次作答来源于《扫清材料阅读与提取障碍》系列《提取问题类材料训练》课程

  此系列课程上线一个月已经有200左右伙伴提交了作答【过年期间,伙伴们的学习还是很给力的】。

  今天,就选取其中一份题目的三份答案,来给大家进行分析对比,找出不足。

  【特别提醒:点击可进入花木君2.9日晚直播课课前作业作答界面

  题目

  请概括材料所反映的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本题20分) 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条理清晰,篇幅不超过200字。

  材料

  【略】可以直接点击公众号下方菜单栏“免费试听”进入对应课程系列,限时免费学习【提取问题类材料训练(一)(二)】

  评分公式

  最后得分=要点分(4分*5)—表达分(表达是否准确、合理)—形式分(条理是否清晰)

  作答一

  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汽车行业人才参差不齐,缺乏高精尖人才,影响中国由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步伐。

  2、机器人产业,最大的难题在于技术。

  3、研发经费占GDP国家,相比发达国家的比重,我国仍有不小差距。

  4、我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长期偏少。

  5、不申请专利,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申请专利,知识产权也难得到保护的现状。企业不愿自主研发,而是窃取他人的专利,扰乱了市场秩序,也很容易把发明者及企业置于死地。

  6、企业产品没有品牌,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核心技术上还远远不足,另一方面归结为国人的“歧视”。

  得分

  8.5

  简评

  能够发现问题,但内容呈现存在重大问题:

  1,信息提取的准确性。一方面,不能立足制造业整体来进行作答,过于拘泥于材料个例。如第一点、第二点。另一方面,针对三四点内容,材料中明显凸显了“企业”有关信息,但在这份作答中只有“国家”。

  2,内容表达的恰当。一方面,语言表达的简洁性,在第五点很好的体现出来,“不申请专利,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申请专利,知识产权也难得到保护的现状”这啰嗦的话语,完全可以用“专利保护机制不完善”来概括。另一方面,题目要求概括“问题”,第六点中的“原因”是什么鬼?要转换表达方式。

  3,信息整合,明显的三四点都是经费,为何不整合?

  作答二

  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高精尖人才匮乏,影响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步伐。

  2.高端技术缺乏。许多高端技术领域起步太晚,发展艰难。

  3.研发经费不足。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研发经费的投入仍有不小差距,基础研究的经费长期偏少。

  4.技术专利的保护措施不足。侵权现象严重,违法成本太低,知识产权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5.品牌打不出去。有质量好的产品但没有响亮的品牌依然得不到市场的认可。

  得分

  10

  简评

  答题形式规范,材料信息整体较为全面,但在表达的准确性方面存在重大问题:

  要注意忠于材料信息:

  1,不要随意的拼凑材料不同方面信息。如:材料所体现的“人才匮乏”并不等于“高精尖人才匮乏”。

  2,材料说什么,作答就呈现什么,请勿自我概括与表达。如所答第二点,材料凸显的是“扎堆低端且缺少核心技术,自主研发道路艰难,发明专利缺少”,“高端”从哪儿来?

  3,内容表达切勿主观臆断。比如第五点,凸显的是“企业产品没有品牌”,关键在于“核心技术不足与国人的‘歧视’”,你的“质量好”从哪儿来?

  另,所答三,“企业”主体去哪儿了?

  作答三

  我国制造业由于人才匮乏、起步晚及歧视现象而带来的问题,具体有:

  一、人才匮乏。高精尖技术人才缺口大,且人才参差不齐制约行业发展。

  二、缺乏发明专利和核心技术。低端扎推,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

  三、研发支出少。基础研究的经费长期偏少,企业用于基础研究经费的贡献少。

  四、侵权违法成本过低。企业不愿投入资金自主研发,对专利拥有者展开“成本价格战”。

  五、企业品牌知名度低。在核心技术不足,国人“歧视”严重,市场占有率低。

  得分

  17.5

  简评

  这是一份很不错的作答,材料中的信息点基本都已经提取出来,体现了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在内容的组织与表达方面还有些需要优化的地方:

  1,关于信息的整合,“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这一点更多需要整合到第四点中,其与“低端扎堆”明显属于两个层面的内容。所答第四点与第三点也存在类似问题。在整合的时候要多思考,同时,加强一些常用政策的积累与了解,便于提炼总括句。

  2,表达要注意避免语法问题,“在核心技术不足……”这一句,“在”需要删去。

  总结

  总的来说,课程训练中伙伴们都能够立足材料来梳理信息。但还是有三点要特别注意:

  1,要准确审题,准确把握材料信息与作答呈现要求。只有清楚知道要回答什么,才能准确勾画材料、呈现材料。这不仅仅是花几秒钟来瞄瞄问题,而是要花一分钟甚至更多,从作答对象、作答要求、作答思路等多方面进行系统梳理,然后再去阅读材料。

  2,带着问题,用笔标注。谨记,对于题目明确给定资料X,一定要带着问题精读(逐字逐句)给定资料,专注的阅读,用笔标记。另,任何阅读,不论是作答还是平时的阅读积累,请带着问题来锻炼自己。

  3,信息的概括必须忠于材料。很多时候感觉自己几个点都答上了,但为什么还是低分?因为你表达不够准确。一方面,提炼信息要注意避免以偏概全、泛泛而谈,避免所概括信息遗漏与不恰当。另一方面,切记避免主观概括,不要受到以往自身经验影响。自我认为就该这么概括,导致信息表达错误。请注意概括题作答,“我们只是材料的搬运工”。

  OK,希望以上对大家学习课程有所帮助。

  再次重申,申论作答还是需要深入的练习

  点击进入花木君本2月9日直播课课前作业

  已有超过百位的伙伴完成练习,等待花木君直播课上点评

  本文为步知网原创文章,任何公司、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步知网",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责任编辑:lc_木子

① "步知网"上的内容(含文章、资料、资讯等), 本网注明"来源:步知网"的,版权均为"步知网"或步知公考所有,任何公司、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步知网",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未注明来源:步知网"的文章、资料、资讯等,均为网络转载稿,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和准确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步知网",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原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与步知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