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知公考 
  • 公考雷达 
  • 网咖名师 
  • 手机站 
  • 微信 
  • 官方app 
  • 公考社区 
方式一
直接手机输入网址
wap.buzhi.com
方式二
扫描二维码
步知网Wap站
公考摇题啊
国家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州 深圳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联考

市场与市场经济-经济常识

来源:步知资讯 时间:05-23 阅读:

  步知网为帮助考生备考2017年事业单位考试,在此整理发布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常识考点,希望对广大事业单位考生有所帮助。

  市场与市场经济-经济常识

  事业单位考试经济常识:市场与市场经济

  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

  一、资源和资源配置

  资源: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基本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

  资源配置:人们在宏观上如何使用资源而做出的安排。使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资源配置的方式

  计划和市场作为两种经济调节手段,是可以并存的。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能解决的就由市场解决。而市场不能解决的,或者由市场解决成本太高的,就应该发挥计划手段的作用,其中表现就是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在这里,国家宏观调控主要是解决市场之不能解决的问题和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

  三、市场

  市场是同商品经济同时产生和发展的。

  市场的含义:从狭义上说,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即有形市场;从广义上说,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总和,即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市场的功能:市场具有资源配置的功能。

  市场的演变:从地域范围来说,市场从地方市场逐渐发展为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再到国际市场;从交换的内容来说,市场逐渐发展为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多方面内容的市场体系。

  四、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就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经济是一切商品生产发达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所必须的资源配置方式。

  五、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系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商品经济产生、发展了,通过市场实现社会资源的分配才有可能。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市场经济走向完善,才有利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

  1、商品经济的范围大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必然是商品经济,但商品经济不一定是市场经济。

  2、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和主要手段的资源配置方式。

  3、商品经济侧重指的是一种经济形态,它反映的是人们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产品交换方式。与它相对应的是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

  4、市场经济侧重指的是一种运行机制,是经济资源通过市场配置的一种经济方式,与它相对应的是计划经济。

  5、从时间上讲。商品经济出现在先,市场经济出现在后。虽然有商品必有商品经济,但只有在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才形成市场经济。

  六、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双重涵义

  计划与市场的涵义,首先是指两种经济体制,即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计划与市场的另一重涵义,是指两种经济调节手段。在一定经济体制下,某一种手段是主要的;另一种手段的作用是次要的。

  计划和市场作为两种经济体制,在一个社会中两者不能并存,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能同时又是计划经济。

  然而,计划和市场作为两种经济调节手段的话,则是可以并存的。

  七、市场如何配置资源

  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自发地调节着人、财、物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

  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根据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信号和自身的生产经营条件,自主决定扩大或减少某种商品的生产和需求,以适应市场的需要,从而使社会有限的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利用。因此,市场经济是有效资源配置方式,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高效率

  八、市场作用与价值规律的关系

  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与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市场与商品交换活动在时间、空间、范围上是一致的,没有商品经济就没有市场,因而,价值规律也就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是通过价格波动的形式来实现的。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传递的信息,引发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竞争,优胜劣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传递的信息,协调生产与需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配置实质就是价值规律对生产资料与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的调节作用。而这一调节作用又是通过价值规律来刺激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导致价值规律优胜劣汰作用的结果来实现的。

  九、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1、平等性

  (1)含义--是指在市场上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2)体现--首先,平等性意味着交换的当事人没有社会地位的差别,在市场上都是身份平等的交换者,是商品或货币的持有者。其次,平等性意味着在交换中,任何人都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不得利用强制手段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

  (3)决定平等性存在的客观条件:从根本上说,平等性是由价值规律的作用决定的。

  2、竞争性

  (1)含义--指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存在着在着广泛的竞争。

  (2)决定竞争性存在的条件:从根本上说,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市场经济的特征。

  (3)竞争的作用:促使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实现优胜劣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

  (4)如何正确开展竞争?严格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

  (5)竞争的负面效应:盲目的竞争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竞争也会导致垄断。

  3、法制性

  (1)含义--是指社会经济运行有健全的法制基础,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依据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

  (2)法制的作用:维护公平竞争。

  (3)如何正确认识法制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4、开放性

  (1)含义--是指市场不是相互封闭的,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并同世界市场联在一起。

  (2)决定开放性的客观条件: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要求市场具有开放性。

  (3)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4)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内在属性。

  5、市场经济四个特征之间的关系

  (1)没有平等性,竞争就不能展开;相反,不能展开竞争,就没有平等性可言。

  (2)法制既是平等和竞争的保证,也是平等的体现。

  (3)开放是平等和竞争充分展开的前提,也是法制发挥作用的社会条件。

  (4)所以,四个特征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总之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关键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