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常识是公务员考试行测复习备考中比较繁杂的知识点,考生需要在日常的复习备考中日积月累才能在考试中命中考题,获得行测常识。本期行测常识公务员考试网官网步知网为大家整理准备了常识积累:中国古代书法,希望大家结合行测风暴羚羊的《我和常识有个约会》课程认真记忆备考。2020年公务员考试复习备考计划已经发布,考生点击免费领取使用,也可结合行测风暴羚羊课程及申论花木君老师课程复习备考。
中国书法史的分期,总的来说,可将唐代的颜真卿作为一个分界点,之前称作“书体沿革时期”,之后称作“风格流变时期”。
书体沿革时期,书法的发展主要倾向于书体的沿革,基本的脉络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
风格流变时期的书体已经具备,无须再创一种新的字体,于是书法家就提出“尚意”的主张,“书体”是固定的,而“意”是活的,这就进一步加强了作者的个人风格。
商朝:甲骨文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文字,用于王室和贵族的占卜活动。自1899年首次发现甲骨文起,目前我国已出土甲骨15万片,共出现甲骨文4500余字,目前仅破译了1500多字。
西周: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西周晚期的毛公鼎,腹内铸有铭文499字,是目前已发现的铭文最多的青铜器。
秦朝:标准字体是小篆,民间流行更简化的隶书。
汉朝:隶书是主要字体,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蔡邕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
曹魏:钟繇开始把隶书转化为楷书。
东晋:“书圣”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黄庭经》。
唐代:
初唐三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
盛唐:颜真卿,“颜体”,代表作《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祭侄文稿》;
中晚唐:柳公权,“柳体”,代表作《神策军碑》;
张旭和怀素和尚被誉为“草圣”。
宋: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徽宗赵佶也是位杰出的书法家,以“瘦金体”著称。
元:赵孟頫与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另外需要知道:2009年,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双双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