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找一道常识真题--不限知识范围,比如这道地理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B : 雅鲁藏布江注入太平洋
C :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D :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然后,分析并把握这道题本身所涉及的知识(先自己做一下,然后整理出对的)。
B错误,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孟加拉湾)。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最长的高原河流,位于西藏自治区境内,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发源自青藏高原,最后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
而另外三个正确的选项,就需要去记住。
1、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2、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3、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其后,从这些正确的知识中去发散:
1、我国的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具体方位。)
2、我国著名外流河所注入的海洋(长江、黄河、珠江、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
3、我国的湖泊概况(咸水湖、淡水湖,最大的、最高的等)
4、我国的内流河(有哪些、最大的、最长的等)
因为是地理题,所以适当地配以地理图片会更清晰一些。比如这道题的第二个点(可以与第一个点结合):

目前不要一下子发散太广,大概拓深一层即可,后续我们可以再深入、再完善。
最后,整体把握一下,思考这些知识是否都记住了,脑海里过一遍。
那这道真题的价值,也才算是真正体现了出来。(为什么有的小伙伴做了很多常识题还是对很少?因为只是记住了题目有的,没有发散记住它考查范围内的。)
而像一些历史、文化、科技、生活等常识题,首先是就题目来补充知识,能发散的试着去发散一下。(跟羚羊老师学行测)
这里再举一个: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成语“南橘北枳”是与晏婴出使楚国有关
B、苏武牧羊的地点在今天的贝加尔湖一带
C、东汉使者班超同时也是《汉书》的作者
D、西汉张骞与唐代鉴真出行的方向不同
然后,分析并把握这道题本身所涉及的知识(先自己做一下,然后整理出对的)。
C错误,《汉书》是班超哥哥班固写的。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而另外三个正确的选项,就需要去记住。
1、成语“南橘北枳”是与晏婴出使楚国有关
2、苏武牧羊的地点在今天的贝加尔湖一带
3、西汉张骞与唐代鉴真出行的方向不同 (前者往西边、后者往东边)
其后,从这些正确的知识中去拓展或发散:
1、《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把握时期、人物及所属属国。
同时期的一些著名故事,可以后续再发散。
2、苏武牧羊讲的是苏武在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3、《汉书》,又称《前汉书》,由中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由唐朝颜师古释注。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4、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建元年(公元前140年),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出使西域。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
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贡献。他们当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鉴真。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还可以小小发散一下:玄奘西游天竺、郑和下西洋。
最后,整体把握一下,思考这些知识是否都记住了,脑海里过一遍。
至于为什么希望大家这么做呢?
1、常识真题不少,国考、省考、市考等,几个人是弄不太好的,也不一定就全。但这对于广大小伙伴来说,应该都是有很大帮助的。我学习你整理的,你学习我整理的,花了一份的时间,学到好多份知识,完全值得。
2、每个人的发散思路,都会有差别,整合会更完美。你可能能看到我没发现的点,而我可以看出你没有考虑到的地方,在已发散的基础上相互完善,也是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哦。
最后的最后,期待所有小伙伴在考试时,常识都可以对14道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