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写作“四要法则”

来源:步知资讯 时间:12-16 阅读:

申论写作”四要法则“,是指:立意要高,思维要全,内容要实,语言要精。

  一,立意要高。

  1,由点及面。

  2,透过表象看本质。【记住一个关键点:善于突出并深化主题、有效联系政策理论。】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2000年国考申论的真题,材料反映的是噪音污染所衍生的案例,但其主题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不平衡(这就是由单一的点发散到整个的面,透过表象看本质),而在深化主题、联系政策理论时,我们可与美丽中国、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等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二,思维要全。

  同样体现在两个方面:

  1,信息点全面(材料展现的主要信息)。

  2,辩证思考(一分为二)。

  同样举一个例子,比如写作的第一段,我们往往会概述社会发展的背景,而这个背景一般都是正面的内容,接下来呢会笔锋一转—引述问题(议题)。简单来讲,就是分析时要从正反两个角度加以思考。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同样也没有一无是处的人,辩证就是最全的思维。

  三,内容要实。

  怎么理解?

  1,要充实,不空;

  2,要真实,不假。

  评:纯属正确的废话。

  抗辩:其实还没有说完,因为还有关键的一句—结合材料。

  分析问题也好,解决问题也好,都不是凭空想象的。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需要联系材料,结合材料内容来立论、论述。

  还是那句话:材料,是得分的源泉!

  打击卖淫嫖娼需要加强社会教育。

  调整后:强化行政引导,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积极传播绿色、健康的主流文化,立足案例宣传卖淫嫖娼的典型案例及危害,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

  四,语言要精。

  1,力求简洁,如标题就是观点。

  我们下面再看一个具体的案例:

  应该说,互相的尊重是人与人正常交往的基础,是人们应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尊重不分长幼,不分贵贱贫富,人人都享有被尊重的权力,那个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乞丐,不正说明尊重对一个人来说有多么重要吗?同样的故事,发生在不同的时代,由于人们给予了不同的尊重,而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有一个老乞丐,向一个中年人乞讨,这个中年人找遍全身也没有找到一点零钱,他感到很内疚,紧紧地握住老乞丐的手说:“老哥,我实在没有多余的钱,对不起啊。”此时此刻,泪水已模糊了老丐的双眼,从这双紧握的手和亲切的称呼中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理解与尊重,人和人都是一样的,不要用势力的眼光看待事物,我们应时刻牢记,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

  这位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本身还是不错的,但问题在于“拖泥带水”,描述性的内容过多,所以,同样得不到高分!

  2,表达朴素。

  朴素,换而言之就是要客观、严谨,不要主观化、抒情化。

  来,我们继续看案例:

  教育家、思想家朱熹曾于宋时赋诗一首,畅谈治学心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千载以降,今日在考场上看到几篇主题紧凑的材料,似乎让我听到物流企业经营者每月看着财物报表时发出的轻轻叹息;让我看到那每天辛苦忙碌下仍为未来打拼的“的哥”;还有那为生计捍卫着自己权益的花场经营者......这些生活的缩影,无一不是叩问着同一个主题:市场经济秩序,问渠那得清如许?

  这位考生的文字功底同样不错吧?但遗憾的是,这不是高考的作文写作,考的不是文采,而是行政思维能力,过多的抒情、个体化思考不异于“自掘坟墓”。

  申论表达,严谨、客观的,就是好的!

责任编辑:hx

① "步知网"上的内容(含文章、资料、资讯等), 本网注明"来源:步知网"的,版权均为"步知网"或步知公考所有,任何公司、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步知网",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未注明来源:步知网"的文章、资料、资讯等,均为网络转载稿,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和准确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步知网",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原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与步知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