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南公务员考试必练资料分析专项练习(3)
来源:步知资讯
时间:11-14
阅读:
1. 解析: 2008年比2007年多106万公顷,2008年为10670万公顷,所以2007年为10564万公顷。故答案为A。
2. 解析: 由2007年秋粮产量为:37651÷(1+6.7%)=35287万吨。故答案为C。
3. 解析: 以上四种增长率分别是:7.6%、7.9%、5.2%、3.6%,所以农业生产种类增长率排在第二位的是猪肉。故答案为A。
4. 解析: 捕捞水产品与去年持平,增量为0;养殖水产品增量为3426-3426÷(1+4.5%)=148万吨。故答案为C。
5. 解析: 上述四项中,烤烟增长19.6%,为所以类型中最快。故答案为C。
6. 解析: 1984年城镇新就业人数721万,超过1983年628万。故答案为D。
7. 解析: 1984年城镇新就业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剩下3年城镇新就业人数都比上一年减少,看到1983年来自农村的新劳动力人数多于1982年。故答案为C。
8. 解析: 由表可以看出,只有C项是和城镇新就业人数的增减变化趋势恰好相反的。故答案为C。
9. 解析: 1980年城镇新就业者中从事个体劳动的人数变化率为:(49-17)/17≈188%;
1981年城镇新就业者中从事个体劳动的人数变化率为:(31-49)/49≈-37%;
1983年城镇新就业者中从事个休劳动的人数变化率为:(84-33)/33≈155%;
1984年城镇新就业者中从事个体劳动的人数变化率为:(108-84)/84≈29%。因此城镇新就业者中从事个体劳动的人数增减率变化最大的是1980年。故答案为A。
10. 解析: 1978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安置的城镇新就业者的人数比例为:392/544≈390/540≈72%,1984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安置的城镇新就业者失数比例为415/721≈415/720≈57%;72%-57%=15%,与选项B最为接近。故答案为B。
11. 解析: 通过材料直接观察得出1962—1975年人口出生率最高。故答案为C。
12. 解析: 1976—198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12.5%,1950—195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9%,20.9-12.5=8.4。故答案为C。
13. 解析: 通过材料直接观察得出1959—1961年人口死亡率最高。故答案为B。
14. 解析: 1959—1961年平均每年增加人口是1950—1958年平均每年增加人口的:208/1248=1/6。故答案为C。
15. 解析: 1962—1975年平均每年增长人口比1976—1986年多:1919-1237=682万人。故答案为C。
16.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字加表。由材料第一段可知,“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量为2664元/人,2005年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则所求为,2665/3255≈27/33≈81%最接近的为D。故答案为D。
17.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字加表。由表格第一行可知,2005年农村人均居民纯收入为325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8%,则比上年增加X=3255×10.8%/(1+10.8) ≈1/9÷10/9=325.5元/人,最接近的是
B。故答案为B。
18.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字加表。由材料文字部分可知,“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人均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值为125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值为2664元/人,则所求为1257/2664≈47.2%,故答案选C。
19.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字加表。由材料可知,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从事二、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为(182-74) +(420-153)=375元。故答案选A。
20.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字加表。由材料可知,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453元,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453-305)元,故“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的年均增长率约为,453/(453-305)-1开根号数为(2010-2005),可知1.255≈3.05,故年均增长率为25%。故答案为D。
21. 解析: 2006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比2005年增长:61÷(1331-61)×100%≈4.8%。故答案为D。
22. 解析: 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最多的三个省份的中心数量占全国总数的比重是:(136+99+96)÷1331×100%≈24.9%。故答案为D。
23. 解析: 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辽宁有9/25%=36家,陕西有11/23.4%=47家,广西有94家。故答案为C。
24. 解析: 仅从提供资料无法计算出2006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50岁以下在岗职工总人数。故答案为D。
25. 解析: 平均每个中心的中级以上职称在岗职工有:16927×55.6%÷1237≈7.6。故答案为C。
① "步知网"上的内容(含文章、资料、资讯等), 本网注明"来源:步知网"的,版权均为"步知网"或步知公考所有,任何公司、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步知网",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未注明来源:步知网"的文章、资料、资讯等,均为网络转载稿,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和准确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步知网",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原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与步知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