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假作为”,悟出真哲理
【导读】步知网为考生提供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包括公共基础知识练习、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等。
近期,有的地方出现一种新的形式主义——行政“假作为”,危害日深。对这种行政“假作为”,人们这样画像:有的好比绣花枕头一包草,华而不实,中看不中用;有的宛若水面蜻蜓,点到即止,身子沉不下去;还有的则属套路高手,貌似卖力,实则装样,人到心不到……其要害在于“假”,蒙骗上级、糊弄群众。从哲学角度来看,行政“假行为”注重的是形式主义,忽视了客观实际,割裂了主客观之间的联系,这其实就揭示了唯物论中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哲学原理。
一、知识介绍
(一)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映象;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比如,小孩生病了,要把小孩送去医院治病,这是正确的意识,对于小孩子的病情有帮助。但是,在一些落后山区,小孩子生病了,认为通过跳大神就能治病,这种错误的意识是会导致小孩子的病情恶化的。
(二)方法论意义
1.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指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在改造世界中坚持实事求是。既然是物质决定意识,那肯定要按照物质的实际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只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是可以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因而要反对悲观失望、无所作为的思想和意识。意识是具有能动作用的,人的意识是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比如,考试要想取得成功,要有自信心,不能悲观失望。
二、真题展现
1.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外需收缩的形势,我国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工作重点,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体现的哲理是(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答案:B
解析:题目中“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外需收缩的形势,我国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工作重点”才取得了效果,说明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的含义是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但是题目中没有体现。AD无关。故本题答案为B。
2.“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和情感因素。对于生活压力,有人积极倡导这样的励志正能量: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倡导“正能量”是因为它( )。
A.具有选择性,能在任何条件下控制人的精神
B.具有创造性,能够创造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精神
C.具有指导性,能够保证从事活动的人们获得成功
D.具有能动性,能够改变人的精神状态并给人以信心
答案:D
解析:采用排除法。“正能量”不可能在任何条件下都控制人的精神,过于绝对。排除A。B选项意识与物质不能分割,物质决定意识,所以错误。C选项,倡导“正能量”还需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指导实践的成功。故本题答案为D。
3.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不可能的思想理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胜利是不可想象的。与“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所蕴含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
A.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B.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C.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答案:A
解析:“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中国工农红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正是在强大革命精神的指引下,红军将士取得了革命长征胜利。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通过实践将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指不忘记心中的信念并依靠其指导,才能得到美好的结局,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A符合。“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指刚开始都有好的开端,但是很少会有好的结局,体现了做事半途而废,不重视量的积累导致最终没达成事物的质变,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BD选项不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指心中的观念表现在实践上,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性,C选项不符合。故本题答案为A。
三、考查形式
考察“唯物论中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哲理”这一知识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是给出一段具体案例材料或者一些古文诗词,让我们选出哪个选项符合这一原理,这是最常见的。遇到这类考查题型时,谨遵三句话原则即可缝纫而解:“不能夸大,不能忽视,遵守规律”。
记住,核心要点总而言之两句话:第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取决或来源于物质,都是对物质的主观反映,不存在脱离物质的意识,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第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物质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物质发展,不能简单地表述为“意识具有促进或指导作用”。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步知网"上的内容(含文章、资料、资讯等), 本网注明"来源:步知网"的,版权均为"步知网"或步知公考所有,任何公司、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步知网",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未注明来源:步知网"的文章、资料、资讯等,均为网络转载稿,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和准确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步知网",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原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与步知网联系。